台企的日本进击之路:解密科络达、来毅数位与台湾奈微光的攻日策略

 

随着全球化 2.0 进程加速,台湾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日本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,不仅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保持稳健地位,更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,成为台商的兵家必争之地。然而,发展成熟的日本市场,其独特的商业环境、产业文化与法规制度,皆成为台企插旗的重要关卡。本文邀请近年积极赴日的科络达、来毅数位科技与台湾奈微光科技,分析他们进击日本之路的实战经历,深谙日本市场的NTT DATA 与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,也将解析台企赴日面临的挑战与机会。

 

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日本,不仅拥有深厚的制造技术,并拥有 1.24 亿人口的内需市场庞大,磁吸大批台企赴日发展。根据经济部投资审议司最新数据显示,2024 年台湾对日投资金额创下新高,截至 10 月已超过 54 亿元,其中又以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为投资大宗。

 

印太战略智库执行长、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分析,日本在二战之后呈现高度经济成长,曾是引领亚洲的经济火车头;随后由于中国崛起,股市、不动产泡沫等冲击,导致裁员及人才流失,迎来失落的三十年。他以运动赛事比喻,当今的日本,或许已不再是全球经济的「前锋」,但凭藉长年强大的技术积累与专精的产业技术,「日本仍是相当关键的『控球后卫』。」

 

尤其新冠疫情之后,日本政府积极引入新科技解决缺工问题,并推出众多政策支持新创企业,吸引许多台企积极赴日。「台湾企业与日本企业之间,并不完全是竞争关系,更多的是合作关系。」矢板明夫认为,日本拥有深厚的产业知识与终端产品,台企则擅长中间技术,再加上台日人才脚踏实地与皆亲力亲为的共同性,「台湾企业若能掌握这种合作模式,将能在日本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机会。」

 

科络达:一站式整车 OTA 升级诊断全技术解决方案,强化日本新能源车竞争力

科络达是近年先驰得点进军日本的台湾企业。成立于 2017 年,科络达由友达、宏碁、联发科、趋势科技、新加坡电信、台达资本、华威国际、丰新资本、达盈创投、宏福资本、中加创投、广信创投、峻盛资本、开发国际投资等法人共同出资,提供一站式整车 OTA (Over-the-Air)升级技术解决方案,包含远端智能诊断、OTA测试软硬体整合、智慧座舱各项应用的订阅服务与无线更新等。该技术主要用于前装,也就是在汽车生产时即嵌入系统,让出厂后的车辆软硬体版本持续地得到实时无线更新与安全防护,也涵盖功能新增,如自动泊车、导航图资更新、多媒体系统优化、电池管理系统等,可以随着各式创新应用,让车辆保持在最新的状态。

 

目前,科络达的服务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并在美国、日本、印度、德国、中国、台湾与东南亚等地皆设有据点。科络达创办人暨执行长吴柏仪表示,科络达聚焦车载软体专家,以无线升级、订阅应用、智能诊断技术,影像车队管理方案,赋能整车厂、汽车一级供应商,以及商用车队,实现安全、快速的远端更新与诊断、串连云、管、端等功能,让车辆时用时新。「未来车辆甚至可能没有方向盘,成为移动的多媒体载体与第三生活空间,而科络达正是这些技术的前驱者。」

 

吴柏仪分析,传统汽车大国如德国、日本与美国,在汽车电动化、软体定义汽车SDV(Software Defined Vehicle) 有不同进程的发展; 中国以广大的消费市场作为实验练兵与实践场域,不管是传统车厂或是新能源车厂,皆前仆后继地拥抱新技术,近十年已快速转型为全球技术领先梯队,不仅在中国国内造成产业剧烈竞争、并汰弱留强,更给其他国家的领先车厂带来不小的压力。由于日本、美国与德国,对涉及生命安全、消费者隐私与数据问题的软体技术导入格外谨慎,日本在相对保守的氛围下,近年明显感受到全球汽车产业板块的转移,对车联网技术的需求逐渐增温,尤其对智慧移动与车队管理领域格外关注,科络达因而决定挥军日本。

 

来毅数位科技:零信任解决方案 助力日本完善资安

而随着云端服务普及,全球爆发资安危机,传统防护已难应对需求,诉求「永不信任、持续验证」的零信任架构,成为网路便利与资讯安全之间的最佳平衡方案。聚焦于网路身份认证与管理领域的来毅数位科技,长年专注于零信任架构,提供多因素身分验证解决方案,目前总部设于台北,在台北与瑞典哥德堡成立研发团队,并在日本、瑞典、荷兰、美国设立营运子公司,通路伙伴遍及全球 18 个国家。

 

来毅数位科技主要产品为 Keypasco 多因素身份认证 (MFA) ,能透过独特要素,诸如个人设备、地理位置、时间管理等、在不使用任何个人资讯情况,进行身份验证,有效提升网路使用者的身分安全性,目前已取得六项国际发明专利,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的肯定。

 

「目前网路诈骗与资讯外泄等资安议题严重,使得许多企业意识更重视零信任架构的重要性,」来毅数位科技总经理林欣怡指出,日本作为亚洲强国,数位化程度成熟,对于资安与网路验证需求极大,尤其是在资料敏感的金融业、医疗业等,对于身份认证需求更高,来毅数位提供的零信任解决方案,精确对应到日本的高标要求与需求,看好日本市场,选择插旗日本。

 

台湾奈微光:以矽光子技术为核心,布局日本智慧城市

随着生成式人工智慧和数据传输需求迅速成长,矽光子技术成为市场关注焦点。创立于 2019 年的台湾奈微光科技,运用政府长期在矽光子领域的投入,成为全球第一家基于CMOS制程的中长波红外光矽光子元件和感测晶片设计公司。

 

透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,台湾奈微光产品应用范围极广,涵盖 AI 、智慧车网、IoT、健康监测、环境监控与智慧家用等领域,并以模组化销售为主,提高竞争力。

 

「日本是一个先进且具有高度指标性的市场,特别是在智慧城市与高科技领域。」台湾奈微光董事长邱俊荣表示,台湾奈微光专注于矽光子感测晶片的设计,去年刚完成新一轮募资,所筹资金也将持续用于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,致力将本土技术推向国际,看好日本市场需求增温,将日本视为核心战略目标。

 

台企进军日本:从技术到市场制度、文化的多重挑战

 

然而,日本市场的法规制度、特殊的商业文化与市场特性,成为台湾企业赴日的重要关卡。矢板明夫分析,不同国家有其商业特性,例如美国为个人英雄主义,企业员工的个人色彩关乎成败;而反观日本,则为集体主义,「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,而且偏好长期合作,刚开始要跟日本企业建立关系很难,但只要一旦建立信任,关系是非常紧密、长久的。」

 

「日本市场对于合作伙伴的信任建构需要长时间的磨合。」吴柏仪也表示,日本对于汽车联网与 OTA 技术规范严谨,尤其是数据隐私与安全,科络达进入日本初期,面临许多挑战,不仅需符合当地的法律规范与技术标准,更难的是与日本企业建立信任关系,往往耗时三、五年以上。「刚开始一直在提交文件、讨论说明,我们要证明系统的稳定跟安全,并且让他们信任我们,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沟通,还要经过层层审核。」

 

「在日本,光会英文是行不通的,」林欣怡分析,进入日本市场,语言隔阂是首要需克服的挑战,英文虽然是国际化语言,但台企要打进日本商界,日语才是最基本的敲门砖。「想跟日本做生意,要先准备好跟当地沟通的方式,找一个精通日文的人,找到与日本企业关系友好的合作伙伴,非常重要。」林欣怡强调,台商通常透过参展、拜会寻求合作机会,但找到熟悉日本法规与文化的合作伙伴,更能有机会与日本企业建立初步信任关系。

 

台商赴日拓展关键引路人: NTT DATA (台湾恩悌悌数据)

「台湾企业若想进入日本市场,需提前找到当地了解市场的合作伙伴,并做好充分的准备。」矢板明夫分析,目前东亚地缘政治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,对台日企业合作带来一定挑战,但更提供崭新的合作机会。

 

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 NTT DATA 集团,即是台企前进日本的垫脚石。NTT DATA 集团拥有150多年的服务历史,业务遍布全球逾 50 多个国家与地区,不仅是全球前 5 大的IT服务供应商,更是日本最大的资讯系统整合公司。凭藉其丰沛的产业知识与日本资源,为台湾企业进军日本提供关键协助与资源。

 

「NTT DATA(台湾恩悌悌数据)在这过程中提供很关键的资源协助,」吴柏仪指出,面对赴日的挑战,科络达选择先找到「关键领路人」── NTT DATA ,运用其在深耕日本多年的资源,提升科络达的品牌辨识度与信任感,并加速产品导入、市场拓展与财务分析。例如导入 Oracle NetSuite ERP 系统,整合不同国家的财务流程,让科络达提升财务结帐效率与正确度。

 

「我们与 NTT DATA 认识已有七、八年的时间,这期间双方一直在磨合与建立信任关系,这是一个非常花时间的过程。」林欣怡指出,进入日本市场需要了解当地的商业文化, NTT DATA 协助来毅数位科技与日本企业建立信任,并提供资安与 ERP 系统等诸多支持,例如经由导入  Oracle NetSuite ERP 系统,即大大提升公司内部的管理效率,「透过云端服务的整合,公司内部的无纸化流程与管理变得更加方便。」

 

台湾奈微光也与 NTT DATA 展开合作,导入 Oracle NetSuite 云端 ERP 系统,邱俊荣表示,经由系统化的管理,让内部的营运流程得以优化,运作效率也明显提升,为公司未来的国际扩张与公开募股(IPO)打下稳固基础。

 

NTT DATA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群总经理林哲莹表示:「 NTT DATA 作为跨国集团,在全球市场拥有深厚资源,尤其总部位于日本,非常熟悉日本当地企业产业网络与独特的商场文化,有助于协助台湾企业进军日本,为国际化布局与 IPO 计划皆能提供有力的支持。」

 

林哲莹分析,相较于全球其他市场,日本市场的进入门槛高,需长时间建立信任,但只要双方信任基础稳健,即能展开长期且稳定的合作。

 

从科络达、来毅数位科技、台湾奈微光三家企业的经验,可以看出,要在日本这样特殊的市场取得成功,除了专业技术、耐心两大要素,更需要完善的 IT 设备支持与日本当地合作伙伴的引领,才能突破重围、成功赴日,开启全球事业新版图。

 

文章来源:商周 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business/indep/1005322